來源:網友提問 瀏覽數:3647 關注:90人
最佳回答:
一、胸椎T1~T12
1、人的胸椎骨有12塊。
2、 椎體從上向下逐漸增大,橫斷面呈心形,其兩個側面上、下緣分別有上、下肋凹,與肋頭相關節。 p2) 橫突末端前面,有橫突凹與肋結節相關節。
3、 第一胸椎和第九胸椎以下各胸椎的肋凹不典型。
4、關節突的關節面幾乎呈冠狀位,上關節突的關節面朝向后,下關節突的關節面朝向前。
5、棘突較長,向后下方傾斜,各相鄰棘突呈疊瓦狀排列。
各椎均有與肋骨相連的2個關節面,一個在椎體后部(與椎骨頭相關節)(如下圖),一個在橫突上(與肋結節相關節)。肋骨又與胸前的胸骨有關節相連,故胸椎、肋骨及胸骨構成胸廓的骨架對胸椎可起到穩定作用。胸椎椎孔較小,故胸椎椎管較狹小,胸椎部位損傷或病變,易引起脊髓損傷。
二、胸椎解剖
1、椎骨
胸椎(T)有12塊椎骨,T1-12自上而下,第1胸椎有時也稱為第8頸椎,胸椎與頸椎和腰椎有明顯區別,它有肋骨協助維持穩定。實際上在脊柱的胸段是一個由胸椎、肋骨和胸骨組成的桶狀結構,與頸椎和腰椎相比,因其穩定 好,錯位的機會較少。一個典型的胸椎椎骨都有椎體、椎弓和突起,椎骨自上而下(即胸1至胸12)逐漸增大。在椎體的后面有棘突,側面有橫突,左右各有一個關節突。在椎體側面后部近體上緣和下緣處,各有半球形肋凹,與肋骨形成肋橫突關節。上關節突和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幾乎呈冠狀位;棘突較長,伸向后方,并依次相掩,呈疊瓦狀。這些都是與頸、腰椎不同的解剖特點。
2、胸脊神經
胸脊神經,脊髓胸段發出的胸神經共12對,在同序胸椎下緣穿出,都有前支和后支。前支除第1胸神經參與臂叢外,均不成叢,稱為肋間神經,走行于肋溝內。后支向后進入背部,又分為內側支和處側支,支配背部。
3、交感神經
胸段的交感神經與脊神經同行,可以稱為內臟神經,調節指揮內臟的活動,其中胸心神經、內臟大神經、內臟小神經、內臟最下神經等,分別分管心臟、胃、肝、膽、胰、小腸和腎的功能。因此,胸椎的錯位,與整個內臟功能及全身健康狀況有極密切的關系。
三、與器官的關系
1、上段
胸椎神經屬「胸心神經」(T1—T4): 負責如心臟及肺等胸腔器官,若此段神經壓迫,將造成心臟、氣管、呼吸道、肺臟、乳房等癥狀,較常見的癥狀為胸悶、心悸及呼吸困難。
2、中段
胸椎神經屬「內臟大神經」(T5—T8): 分布于腹腔器官,負責肝、胃、膽、十二指腸及小腸等器官,若此段神經壓迫,將引起這些器官發生問題,較常見的癥狀為疲勞、胃口不佳及消化不良等癥狀。
3、下段
胸椎神經屬于「內臟中神經」(T8—T12):分布于腹腔及腸系膜上器官,負責腎、大腸、膀胱等器官,若此段神經壓迫,將引起這些器官發生問題,較常見的癥狀為兩腳水腫、尿頻及消化不良等癥狀 。
?
上圖 胸椎示意圖
(a)T6上面觀 (b)T6側面觀 (c)T7~9后面觀
胸椎的棘突細而長,并向尾側傾斜,故棘突彼此涵蓋。做胸椎穿刺時,除要屈胸、屈腰姿勢外,斜向上進針才能刺入間隙。
四、各椎骨對應疾病
1、第一胸椎
食道炎、食道腫痛、哮喘、呼吸困難、氣管炎、胸膜炎、手涼、手指關節疼痛。
2、第二胸椎
心律不齊、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臟內膜炎、心肌肥大、動脈硬化、心臟機能低下、高血壓。
3、第三胸椎
肺結核、肺炎、肺氣腫、肺水腫、肺動脈狹窄、休克、肋膜炎、氣管炎。
4、第四胸椎
黃疸、膽汁過多、膽結石、動脈硬化、神經衰弱、憂郁癥、白發早衰。
5、第五胸椎
高血壓、低血壓、循環障礙、肝功下降、肝火黃疸、肝炎。
6、第六胸椎
各種胃炎、胃酸分泌紊亂、消化不良、胃潰瘍、胃癌、胃動力不足。
7、第七胸椎
各種消化酶不正常分泌、糖尿病、低血糖、十二指腸潰瘍。
8、第八胸椎
貧血、脾大、煩躁易怒、呼吸不暢、麻疹、肥胖難減、多汗盜汗、睡眠多夢。
9、第九、十胸椎
尿痛、腎炎、腎衰竭、尿毒癥、動脈硬化、慢 疲勞、腰痛、腎部病癥。
10、第11胸椎
皮膚病癥。
11、第12胸椎
吸收障礙、營養不良、腸炎、腹痛、免疫下降。
91健康助手,不止于健康
歡迎關注《91健康助手》
內容僅供學習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詳細咨詢專業的醫療機構。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別忘了點贊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獲贊:769
收藏:74
回答時間:2023-03-22 13:24:59
原文鏈接:http://www.muhammadzulkifli.com/145216/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網友投稿,編輯整理發布,如有不妥之處,請與我方聯系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