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友提問 瀏覽數:9737 關注:384人
最佳回答:
如今,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青少年走出國門,前往世界各地留學。眠眠本人也是在美國讀完碩士,又繼續在北美生活多年。我深感廣大身在海外的華人,熱愛自己的祖國,無不心系祖國的建設和發展。因為,早在160多年前,就有一個人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他就是被譽為留學生之父的容閎(念hong),中國的第一個“海歸”。
01
容閎1828年出生在廣東省香山縣南屏村。小時候,由于家境貧寒,無錢供他上學。7歲那年,他的父親把他送到澳門附設于倫敦婦女會的馬禮遜紀念學校讀書,因為這個學校學雜費是全免的。學校的校長是一名德國傳教士的夫人。
馬禮遜紀念學校
后來,美國教育家勃朗牧師來到澳門,接手馬禮遜學校。1847年初勃朗回美國時,帶了容閎等3個中國學生同去,進入馬薩諸塞州的孟松城學校就讀,這是一所大學預備學校。
三年后,容閎在慈善組織的資助下進入耶魯大學。大學4年,容閎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獲得文學士學位。
就這樣,容閎成為耶魯大學歷史上第一個中國畢業生。
容閎
另一位中國學生黃寬則去了英國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成為中國最早畢業于英國大學的留學生。后來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回國后作為優秀的外科醫師,是中國最早擔任西醫教學的教師之一,為中國培養了第一代西醫人才。
還有一位名叫黃勝,一年后因病回國,后來在香港報館任職并成為著名華僑領袖。1873年后隨第二批幼童赴美,并到中國公使館做過譯員。
1855年,容閎懷著報效祖國的愿望回國了??墒腔貒跛]有得到重用,盡管他有著美國頂級大學的文憑,然而,當時封建制度下的中國,認的只是科舉功名。受到冷遇的容閎開始曾在廣州美國公使館任 員,后來又在香港高等審判廳任譯員。
第二年他前往上海,謀得海關翻譯處的職務??墒钱斔犝f,凡是中國翻譯絕不可能有升遷至總稅務司的希望,便毅然辭職而去。后來又進入上海寶順洋行經營絲茶生意。
不過他最為關心和憧憬的事情卻是實現中國教育的近代化,讓更多的青少年出國留學,接受西方先進的理念和科學技術,從而推動實現國家的近代化。
“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則當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學術,灌輸于中國,使中國日趨于文明之境?!?/p>
02
容閎最初是把實現自己理想的希望寄托在太平天國運動上的。在香港的時候,容閎曾經結識了天王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
洪仁玕
洪仁玕自幼喜讀經史、天文歷數,和洪秀全一樣,也是參加科舉考試失敗,后來以教村塾為生。金田起義時他恰好不在當地,他追蹤尋找起義軍沒有成功,一年后逃亡到香港。在香港他學習天文知識和西方文化,成為具有近代意識的知識分子,開始思考以發展資本主義來改造中國。
1859年洪仁玕自香港到達天京(南京),受到洪秀全重用,被封為干王,還曾經總理天朝朝政。他根據自己對世界大勢、西方文明的了解,寫了一部《資政新篇》,書中主張接受西方文明,走西方強國富民之路。
同為西方文明的接受者,容閎了解洪仁玕思想開明,覺得他有可能支持自己改造國家的構想。
1860年11月,容閎專程冒險前往天京,訪問太平天國。在與洪仁玕見面晤談中,容閎提出了7條建議:創辦武備學校,培養有才干的陸軍軍官;創辦水師學堂培養海 才;組織文官 ,以有才智和經驗的人擔任各個行政部門的顧問;建立銀行體系,厘定度量衡標準;為國民建立各級學校教育體系;建立實業學校體系。
容閎真誠地表示,建議如被采納,愿為太平天國效力。
洪仁玕對容閎的建議非常贊賞,覺得與自己在《資政新篇》中的思想不謀而合,兩人對7條內容做了認真的討論。讓他們想不到的是洪秀全對這些根本不感興趣,經過前幾年的天京之變內訌,天國早已喪失了元氣,洪秀全也已經全無進取之心。
太平天國真實的珍惜照片
幾天后,洪仁玕表示這些建議雖然意義深遠,但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持,所以無法實施。他能給容閎帶來的只是一方洪秀全授予的刻著“義”字的四等爵位的官印,洪仁玕極力挽留容閎,希望他能留在天京與他們共創大業。
然而,容閎通過自己數十天的觀察,也已經發現了太平天國的一些弊端。認為洪秀全只是利用西方的基督教來號召窮苦百姓為他推翻滿清王朝,根本沒有可能接受建立一個平民政權的主張。
太平天國即便能成功,也只是“一姓之廢興,于國體及政治上無重大改革之效果”,一些“領袖人物,其行為品格與所籌劃,未敢信其必成”。
他認為干王比其他諸王甚至洪秀全本人更有見識,卻是孤掌難鳴。容閎感謝干王洪仁玕對自己的器重,卻婉拒了洪仁玕讓自己留下當官的好意,隨后離開了天京。
在天京碰壁的現實,讓容閎感到報國無門。他苦于找不到一個可以施行自己抱負的地方。盡管當茶商可以獲利頗豐,但他依然期待一展宏圖。
03
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一批有識之士逐漸明白了落后就會挨打的道理,開始提出“師夷之長以制夷”的口號,然而并沒有引起清 的興趣。
直到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天津和北京,燒毀萬園之園圓明園,朝野震驚。以封疆大吏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為代表的洋務派,認識到學習西方文化及先進技術的意義,開始將“師夷制夷、中體西用”付諸實踐,推行起洋務運動。這也讓容閎有了一展身手的機會。
英法聯軍劫掠之下,北京城一片焦土
1863年,容閎收到曾國藩令人接連發來的五封信,邀他去安慶。信中介紹了曾國藩想創辦近代工廠的想法,要容閎為自己創設機器廠出力。曾國藩思賢若渴的舉動使容閎大為感動, 9月他來到安慶,成為了曾國藩的幕僚。
兩年前,曾國藩與徐壽、華蘅芳和李善蘭等人謀劃,在安慶創建了軍械所,試制槍炮和船只。
曾國藩召容閎入幕,主要是要他創辦機器造槍廠,制造外國最先進的來復槍,解決急需。容閎卻認為中國的落后不僅在于武器,而是整個經濟體系落后,沒有基礎 工業,國家就不能真正富強。
他向曾國藩提出自己的建議,就是第一步要向國外購買“制器之器”來設廠制造機器。他向曾國藩等人介紹目前中國需要建立通用的和基礎 的機器廠,它們本身能夠再生產出許多同類 質的機器廠。而這些通用 的機器廠又能夠生產出特種機器來制造國家需要的槍炮、發動機、農業機械和鐘表等具體產品。
他進一步向曾國藩解釋,如果中國擁有了許多這樣 良的機器廠,必要時就能夠使這些機器廠分工合作,提高效率。應該說,容閎的這些理念在當時都是具有超前意識的。
曾國藩聽懂了容閎的意思,他也是從善如流,對首先應辦“機器母廠”的建議大為欣賞。他給容閎簽發任命,授予五品軍功頭銜,派他全權負責創設“制造機器”的新式機器制造局,并出洋到美國置辦機器。
1865年,容閎在美國采購的機器設備運回了上海。江蘇巡撫李鴻章將這些機器與上海原有的設備合并,在如今虹口區沿江一帶組建江南制造總局,又稱江南鐵廠。這座中國最早的一批工廠之一,也就是現在的江南造船廠的前身。容閎協助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總辦丁日昌擬定出管理和經營章程。
起初,江南制造局主要是制造槍炮軍械,同時也修造輪船。后來經過發展,又分成了5個分廠:制造槍炮的軍火工廠,制造和修理船舶的船廠,煉鋼廠,火藥廠和機器制造廠。同時還設立了翻譯館印刷出版外國書籍,設立工藝學堂培養機械工程師和技工。
于是,江南制造總局成為中國最大的軍工廠。
江南制造局生產的火器
后來江南制造局搬遷到高昌廟,更是發展成為擁有13個分廠,2500多間廠房,3500多人員,600多臺工作母機的大型企業。終于實現了容閎當初向曾國藩建議的要有“機器母廠”的規劃。
江南制造局成立3年后,1868年徐壽主持設計制造出第一艘輪船。除了蒸汽機是從外國購置,船體和鍋爐都是由中國自己制造。這艘60多米長,9米寬的輪船動力達到近400馬力。
這年9月,輪船從上海開到南京,兩江總督曾國藩欣喜異常,將其命名為“恬吉號”。并且邀請湘軍水師統帥彭玉麟一同登船,從下關碼頭開到安徽馬鞍山采石磯,來回180里。曾國藩意猶未盡,興奮不已地寫道“中國初造第一號輪船。而速且穩如此,殊可喜也?!?/p>
而1866年在南京中華門外設立的金陵制造局(南京晨光集團前身)。幾年后也已經能制造多種口徑的前膛炮、炮彈以及炮車和槍彈。曾國藩成為洋務運動的領 物,容閎在中國軍工近代化的過程中也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實現了自己的主張和抱負。
04
然而,容閎最為熱衷的是從事教育,推進中國教育的近代化,實現教育救國。隨著興辦軍工企業的成功,他開始希望爭取曾國藩對自己推動中國幼童出洋留學的主張給予支持。
1867年,在兩江總督曾國藩和江蘇巡撫丁日昌的支持下,容閎提出4條建議:組織輪船公司,不允許外國人做股東; 選派120名優秀幼童出洋留學,分為4批,每批30人; 開采礦產;禁止任何教會或派別的傳教士干涉中國司法。
在這里容閎采取了一個策略,他真正關心的其實是第2條派遣幼童留學。因為其它幾條被采納實施的難度很大,如果被駁回,那么留學生的建議就很可能被批準。而當時在中國官場,批復下面的要求往往習慣地要駁回一部分。
容閎和外國教育界人士商討留學事宜
這個最終由曾國藩和李鴻章聯名,并且得到洋務運動首腦、恭親王奕大力支持的上奏,又拖了4年之后,終于獲得朝廷正式批準。為了實現這件中華創始之舉,古今未有之事,容閎孜孜不倦地努力了17年。
第二年初,中國幼童出洋肄業局成立,翰林出身的原刑部主事陳蘭彬任正委員,容閎擔任副委員,負責選派優秀幼童留學,并監督留學計劃的實施。容閎本人也具體負責幼童們在美國的教育。
按照計劃,每年挑選30名12歲左右的學生赴美留學,分4年共120名。但在當時的中國,人們還是認為只有科舉才是正途,出洋留學被視作異端,竟然沒人感興趣。
清末的早期小留學生
據說,當時在上海好不容易才湊足了第一批30名官派赴美留學生,這與如今的出國留學熱潮確實有著天壤之別。
1872年9月,第一批中國幼童留學生來到美國舊金山,受到美國民眾的極大關注。隨后幾年間,4批幼童陸續抵達大洋彼岸求學。我們熟知的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就分別是其中第二、三批留美的。
后來隨著曾國藩離世,李鴻章獨力難支。留學一事遭到朝中頑固保守勢力的反對,他們看不慣留學生們穿著和舉止的西方化,斥責他們“適異忘本,目無師長,難期成才,即成亦不能為中國用”。有的學生剪掉了辮子,更是讓他們痛心疾首。
因為聰穎過人,年僅11歲的詹天佑就被選為第一批“留美幼童”。
1881年,雖然李鴻章和容閎進行了申辯和力爭,朝廷最后還是決定撤回這些留美學生。近百名仍在不同階段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們分三批被迫離開那些著名的大學,回到國內。容閎殫 竭慮促成的中國學生出洋留學,教育興國的事業中途夭折。
這些中途回國的留學生們大多沒有畢業,取得文憑??墒羌幢闳绱?,他們接受的先進教育讓他們有了新的思維和更廣闊的視野,掌握了更先進的科學知識和方法。
據統計,這批留美生中后來有30人從事工礦、鐵路和電報業,其中產生了9個工礦負責人,6個工程師,3個鐵路局長。有5人從事教育事業,出了清華大學校長和北洋大學校長。有24人從事外交行政事業,其中12人做到領事、代辦以上職務,有國務總理、外交部長、副部長以及駐外大使。有20人進入海軍,其中14人成為海軍將領。還有7人從事商業。
留美幼童們都成為不同行業的翹楚,在不同的崗位上為中國的近代化做出了貢獻。容閎主張西學東漸,科教興國的努力并沒有白費。
容閎本人一如既往地心存愛國情懷。甲午戰爭爆發后他為祖國的命運擔憂,隨即從美國回到國內。他通過各種渠道向清 提出各種興國方案,其中包括設立國家銀行、修筑全國鐵路等重要的建議。
后來他還作為核心人物,積極參與了戊戌年的維新變法。變法失敗后,容閎冒險逃出北京,進入上海租界躲避追捕。晚年,他又與孫中山通信頻繁,支持民主革命。
晚年時代的容閎
人們評價容閎:他所做的一切,飽含著他對祖國最真摯最強烈的愛。他一生順乎歷史潮流,與時俱進,為西學東漸、富強國家而不懈奮斗,為中國近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876年耶魯大學授予容閎法學博士學位。如今他的畫像懸掛在耶魯校園與同樣畢業于該校的布什、克林頓等政界名人的肖像并排,一同受學生們瞻仰。容閎誕辰170周年時,耶魯大學所在的美國康涅狄格州宣布,將9月22日公訂為“容閎及中國留美幼童紀念日”。
獲贊:560
收藏:20
回答時間:2023-03-22 13:42:37
原文鏈接:http://www.muhammadzulkifli.com/145221/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網友投稿,編輯整理發布,如有不妥之處,請與我方聯系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