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友提問 瀏覽數:4164 關注:307人
最佳回答:
俗話常說: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可實際上卻鮮少有人能做到此一點。生命太漫長,要走得路也很遙遠,多數人行至半途,便會心生懈怠,從而選擇放棄。
真正攀爬到人生頂峰的,確實寥寥無幾。榮毅仁算是其中之一。
他是出生商海世家的大少爺,自小接受良好嚴格的教育,繼承了父輩們的天賦和傳統,在屬于自己的道路上闖出了一片讓人仰望的天地。那么,榮毅仁的一生又有什么傳奇故事值得講述的?
01,財團公子:含著金湯勺出生的榮公子1916年,榮毅仁出生在江蘇無錫一個世代聞名的工商業家族。
他的祖父叫榮熙泰,曾在上海開辦過錢莊;父親喚榮德生,一貫擁有“棉紗大王”的美名;榮毅仁的伯父是榮宗敬,乃當時中國赫赫有名的“面粉大王”。
一門兩代,皆是商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使得榮氏家族一時間風光無限,成為了世人眼中“壟斷半個中國”的真正民族資本家。
毛主席曾評價榮氏,說“中國在世界范圍內唯一能稱得上是財團的,僅榮氏一家?!?/p>
榮毅仁便是從這樣一個顯赫家族中走出來的貴公子。他的長相出眾、氣質突出,再加上豪門培養出來的一身翩翩風度,簡直就是天生的“主角”,一旦出現在街頭巷陌,必定吸引無數目光。
但榮毅仁卻說:“我的少年時代比世人想象中更加辛苦?!彼母赣H為了鍛煉兒子,每年寒暑假都會把榮毅仁“丟”到家族工廠中,讓他從底層開始體驗實習工作。
什么活計最勞累,就由榮毅仁去做。榮德生似乎非常害怕榮毅仁會“怠慢偷懶”,常常親臨工廠,親自監督榮毅仁。
1937年,榮毅仁在上海圣約翰大學的歷史系完成學業,即被他的父親安排進入無錫一家面粉公司當助理經理。
彼時正值日本人全面侵華之際,榮毅仁的伯父榮宗敬避難香港后不幸病故,獨留下他父親榮德生一人支撐偌大家業。
剛過弱冠年齡的榮毅仁就這樣被他的父親“抓”到跟前,繼續充當家族企業的“苦力”,勞心勞力輔助父親經營事業。從面粉公司的助理經理,到上海某企業的董事,再到三新銀行的董事經理……
榮毅仁沒有辜負父親的厚望,一步一步朝著父輩所在的方向奮力追趕,直至成為榮氏家族20余個企業代表,慢慢于中國商界嶄 頭角。
然而,因戰爭的影響,那個時候的華夏商界一片混亂,許多公司都在戰火中遭受一定毀損,榮氏家族同樣未有例外。
榮毅仁32歲那年,有 發表軍隊吃了榮氏發霉面粉,導致東北失守這種荒謬言論,企圖把榮毅仁抓捕歸案,幸而榮毅仁正在解放區,逃過了一劫。
榮氏族人紛紛效仿其余企業,往國外遷移資產、到海外避難,唯有榮毅仁父子堅決不離開華夏,制定“3不”決策:一不遷廠;二不轉移資金;三不離開無錫。
他們的選擇沒有錯。上海解放以后,榮毅仁很快收到了來自滬上中共最高領導和軍管會發來的特別請柬,邀請他參加工商座談會。
上海市市長陳毅對榮毅仁說:“你是如今榮氏企業于上海的唯一合法代表,日后榮氏企業種種皆由你來負責吧?!?/p>
正因有了上海市 的扶持,榮氏企業才能在風雨飄搖中屹立不倒。
1950年,榮毅仁前往北京面見中央領導,周總理詼諧地稱呼榮毅仁是“少壯派”;1954年,榮毅仁當選一屆人大代表,積極為新中國經濟和工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得到新外號“紅色資本家”。
1957年,幾經思索的榮毅仁決定把手中掌管的榮氏企業盡數無償交付國家,得到了上級領導們的贊賞和青睞,也為他的日后種種埋下一個有利的伏筆。
02,3次“點將”:鄧小平真的很信任榮毅仁榮毅仁的“壯舉”首先吸引陳毅的關注,陳毅利用上海老市長的身份,一力支持榮毅仁當上了上海副市長。隨后,鄧小平亦出手“相助”榮毅仁更進一步。
某一回,毛主席打算選用幾名黨外人士當 部門的部長,他特地將此任務交到鄧小平的手中,鄧小平一共推薦了2個人,其中之一即是榮毅仁。
1959年,榮毅仁出任中央紡織工業部副部長。那是鄧小平第一次“點將”榮毅仁,由此與榮毅仁結下一段深厚“淵源”。
“特殊時期”期間,榮毅仁同樣遭到一定程度打擊,承受了不少委屈,可“磨難”未曾消弭他心中的愛國熱忱,他依舊是那個一心向著祖國和人民的榮毅仁。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始終青睞榮毅仁的鄧小平私下同其他領導商量,不該任由“塵?!崩^續蒙蔽榮毅仁的光芒,應當讓他重新“變回”那顆耀眼的“明星”。
他決定,推薦榮毅仁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鄧小平的第二次“點將”如同茫茫大雪中的一塊煤炭,令榮毅仁的人生瞬間“春回冬去”、“春暖花開”。
次年年初,榮毅仁、胡子昂等原工商行業領頭者忽而收到上級通知,說是鄧小平將要會見他們。榮毅仁等人似乎從這個突如其來的通知中預料到了什么,紛紛興奮、激動不已。
那一年的1月17日上午,北京城小雪初霽,一片銀裝素裹。幾位年華蒼老的昔日工商“大佬”如約走入福建廳,見到了依舊 神奕奕的鄧小平。、他們相互握手寒暄,又依次落座。鄧小平看著那一張張熟悉面容,笑著開口道:“今天,我是來向幾位老同志介紹一下前陣子剛剛結束的三中全會情況……”
他告訴榮毅仁等人,黨組織決定將工作重點轉移至社會主義現代化上面,最先需要解決的是建設問題。鄧小平希望榮毅仁五人能給他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議。
榮毅仁等人未有含糊,待到鄧小平話罷,即開始展開一系列發自肺腑的融洽討論。
胡子昂說“要大力啟用人才”;古耕虞補充“一心向國的華僑華裔亦是一股力量”;榮毅仁表示“引進外資的時機剛好,但必須對外資項目加強管理”。
鄧小平非常贊同榮毅仁的觀點,說可以號召華僑、華裔回中國辦廠,并借機發展旅游業和服務業。
隨即,鄧小平當場第三次“點將”榮毅仁,叮囑他:“交給你的任務,你覺得合理便接受,認為不合理的全部拒絕。既然說了讓你全權負責,那么就算你處理錯了,也不會怪你。你記住,要用經濟方法來管理經濟,盡量排除行政干擾,毫不猶豫地將社會主義事業搞好?!?/p>
鄧小平真的非常相信榮毅仁,認可榮毅仁在經濟管理方面的能力,即便榮毅仁此時已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亦無法消弭鄧小平對他的信任和看重。
03,不負所托:榮毅仁也沒有讓鄧小平失望當然,榮毅仁也確實沒有讓鄧小平失望,他竭盡全力完成了鄧小平所托。
同年2月,榮毅仁 心書寫了一份設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的報告,他想要利用自己的經驗和分布在全世界各個行業的榮氏家族成員來完成外資融資等項目。
月余后,這份報告被呈交到鄧小平的桌案上,鄧小平立刻與陳云、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展開一系列深刻討論,決定予以批準。
那年6月27日,中信公司在國務院的支持下正式掛牌,榮毅仁出任董事長及總經理職務。
10月初,彼時工商界“新人”、“大佬”同聚首都和平賓館普通客房,他們皆是榮毅仁特地請來的“董事”及公司成員,將與榮毅仁一起再創業。
但創業之路卻比預料里更加艱辛。中信公司的經營方式是一邊利用外資在國內發展實業,一邊投資海外生意,由此令它充滿了濃重的資本主義色彩。
再加上榮毅仁本來資本家出身,常常惹來旁人針對和刁難。無奈的榮毅仁只得一次又一次給有關部門寫信,請求他們理解正在夾縫中前進的他。
在沒有任何前人經驗可以借鑒的這條路上,榮毅仁硬是憑借堅韌心 和出色手段拼搏出了一條“生路”。
中信公司第一年即接待了來自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余名客人,同3000余人建立業務洽談。它的成功為祖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數年后,昔日“弱小”的中信公司在榮毅仁的帶領下,慢慢發展成員工3萬余人、總資產超500余億的大企業,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躍居世界知名公司行列,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首個“窗口”,為中國真正樹立了一個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
同時,成就了中信公司的榮毅仁亦因中信的成功而聞名全世界,入選全球50位最具魅力企業家名單。
可以說,榮毅仁和中信公司就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缺一不可。他沒有辜負鄧小平的信任,出色完成了鄧小平的“任務”。
縱觀榮毅仁的一生,讓人無比佩服的有兩點:
一是他對祖國的赤忱熱愛,哪怕身處再危險境遇,亦沒有動搖半分,始終同祖國站在一起;
二是他的奮發向上,時間似乎在他的身上失去了“魔力”,歲月沒有“壓垮”他,反而成為他前進路上的“有效動力”,讓他能從以往經歷中提取更多經驗,朝著更遙遠的未來“奔跑”。
榮毅仁不是某些人口中“只依靠家族和幸運”成長起來的“無能之輩”,他所獲取的一切成就皆來自他個人的努力。他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傳奇人物。
文/史海觀復
獲贊:727
收藏:40
回答時間:2023-03-22 14:33:53
原文鏈接:http://www.muhammadzulkifli.com/145222/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網友投稿,編輯整理發布,如有不妥之處,請與我方聯系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