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友提問 瀏覽數:2307 關注:339人
最佳回答:
我們通過書籍得到包羅萬象的知識,
卻未必了解關于書本身的知識。
書籍將歷史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卻常將自己的歷史隱藏其中。
書是怎么來的,
如何發展的,
我們應該怎樣去選書、讀書?
讀書,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關于讀書的10種好書,關于讀書的過去、現在與將來,關于讀書的喜怒哀樂,關于我們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1.《閱讀史》
[加拿大]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 著,吳昌杰 譯
閱讀是為了活著
閱讀是為了活著。
一整頁的篇幅,以“最后一頁”的名義,只抄錄了福樓拜的一句話:閱讀是為了活著。這“最后一頁”卻置于卷首的醒目位置,意義不言自明。
我們不得不閱讀。閱讀,幾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們的基本功能。
2.《詩言志辨 經典常談》
朱自清 著
《詩言志辨》為中國現代學術經典之作,《經典常談》寫于1942年,六十多年來廣為流傳,成為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經典。
3.《勸讀論語和論語讀法》
錢穆 著
論語應該是一部中國人人人必讀的書,將來此書,應該成為一部世界人類的人人必讀書。
今天的中國人,應負兩大責任:一是自己讀《論語》,一是勸人讀《論語》。我是對每一個識字讀書人而說。
——錢穆
4.《古今名人讀書法》
張明仁 編著
不僅是讀書法方法
更是一部中國人閱讀的歷史
一部國學指導教材
本書采集古今三百余位名人讀書心得,列為八百余則,上自孔孟,下至蔡元培、胡適之,以時代為序,依次羅列,便于檢索。書末附相關書目數十種,并介紹其作者、版本、存佚,乃至內容之優劣,尤便查考。
本書最早于1940年由本館以繁體豎排形式出版,后又多次重印。本次改成簡體橫排形式出版,只做了少量必要的校訂,內容并無增刪。
5.《讀書是件好玩的事》
陳平原 著
著名人文學者陳平原教授開卷有趣
享受閱讀的勸勉之作
洞幽燭微又舉重若輕的讀書之書
不管你喜歡讀哪方面的書,只要能讀出樂趣來,就是好事。
在我看來,讀書講趣味,比講方法、講宗旨,要重要得多。
——陳平原
《讀書是件好玩的事》是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先生“讀書三部曲”之一。
他從自己幾十年讀書治學的經驗中拈出“好玩”二字,旨在將“讀書”這件事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說得透徹且有趣,不想將讀書升華到正襟危坐、艱苦卓絕的地步,而是希望開卷有益,開卷有趣,以趣味始,以趣味終。
此次增訂新增二十余篇文章,共分四輯,將讀書、評書、寫書、出書中的觀察體悟詳加評述,也寄予了作者勸學警勉的拳拳苦心,由此也折射出整個社會及文化生態的變化。本書即是這樣一本洞幽燭微又舉重若輕的讀書之書。
6.《溫儒敏談讀書》
溫儒敏 著
讀些基本的書,讀經典通識教育最重要的還是讀書,是引導學生接觸人類文化經典。
不要搞知識“拼盤”,要讀一些相對公認的基本的書,而且要通讀。
在短短三四年寶貴的大學時光,與其浮光掠影讀許多 “節選” 或概論,東張西望上各種 “好聽” 的講座,還真不如通讀一二十種經典。各種“概論”或者“文學史”“哲學史”“藝術史”也有用,就是提供基本的知識背景和書目,但這不能取代原典的通讀。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閱讀經典,要的就是那種了解、思考、涵養的過程,這是“養性”也就是精神成長的必須途徑。
無論是網絡閱讀,還是紙質書閱讀,首先都要重視安排經典閱讀。經典是經過歷史篩選沉淀下來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年輕時多讀一些經典,可以為精神成長打底子。或許,現在的青年人接觸經典會有隔膜,包括語言形式上的隔膜,這是很自然的。閱讀經典需要沉得下心來,需要“磨性子”,這也是“養性”,是涵養的過程。有一份超越,有一份尊崇,盡可能調動自己的感覺與靈性去接近,去理解,就能深入堂奧,高雅的興趣就會慢慢培養出來。
建議每人都有一份自己的書單,設定在幾年內,應當讀哪些書。要有計劃,有整體考慮,讓讀書有些系統。書單要考慮時間的安排,有可行性,一般來說,可以包括三部分,是可以套在一起、彼此交錯的三個圓圈。
就學生而言,養成閱讀的興趣與習慣,是發掘學習主動性與創造性的最重要途徑,這可能是終身受益的好品位,一種可以不斷完善自我人格的生活方式。
讓更多的語文老師成為“讀書種子”,從根本上提升語文教學的水準。
7.《朱永新談讀書》
朱永新 著
作者三十年倡導全民閱讀文章精粹
重點破解家庭、學校、個人讀書難題
本書是朱永新先生讀書思想的全新整理,按照讀者需求,以“談讀書”為核心,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成長、讀書方法四個維度,暢談讀書理念,分享讀書經驗,介紹讀書方法,推介閱讀書目。
愛書的孩子背后往往有愛讀書的父母。兒童是通過榜樣來學習的。對孩子說“給我讀書”一百遍,不如自己捧起書籍讀給孩子看,更不如與孩子一起讀。這也是新教育強調親子共讀的原因。大人讀書時專注的神態和滿足的表情,大人之間討論書中的人物與故事,親子之間交流共讀的心得,這些做法會比簡單地把書丟給孩子,或者直接把書“喂”給孩子,更能夠把孩子帶進閱讀的世界。
絕大多數人都是通過聽故事走進書的世界,從而成為讀者的。孩子因為喜歡書中的故事,慢慢認識了書中的文字,借助這些文字,又慢慢走進了其他書籍,發現了新的故事。所以,兒童閱讀其實并不是從自己獨立閱讀開始,而是從“聽讀”開始。父母可以把講故事作為激發孩子閱讀愿望的主要方法。
8.《牛津閱讀手冊》
[美] 亞歷山大·波拉塞克 [美] 瑞貝卡·特雷曼 編
陳明瑤 程甜 譯
熟練的讀者是如何快速地從頁面上的標記中提取含義,孩子們又是如何學會這種讀寫能力的呢?
一本通過科學認知閱讀,進而幫助大家理解和提升閱讀效率的寶藏書。
這本書綜合了從視覺科學到認知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多個領域對閱讀主題的研究,強調運用認知方法來揭示閱讀過程的工作原理。對閱讀、閱讀教學或閱讀障礙感興趣的研究人員和研究生將從中獲益。
9.《破產書商札記》[英] 威廉·揚·達泠 著,王強 譯
我為我賣書的行業感到自豪。
它令人銷魂。
它浪漫。
它如世界般奇妙,如宇宙般廣袤。
它讓可愛的女人愈加可愛。
它把最最普通的飲食化為諸神享用的食物。
它是一個崇高的事業。
本書是威廉·揚·達泠作品的首次引進,全書構思精巧,仿佛一幕幕情景劇,最終卻以這位經歷過“一戰”的書商的自殺戛然而止,回憶其日常不乏巧思,回憶其結局又不免唏噓。
本書腳注堪稱一部英美文學史,譯者在文學方面功力深厚,幾乎做到能注則注,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獲得一種共時性與歷時性縱橫交錯的磅礴之感。
本書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王強先生的第一本譯作,他說:“原來,翻譯,竟是一場足不出戶即可跨越時空的別樣人生?!?/strong>
10.《如何閱讀一本書》
[美] 莫提默·J.艾德勒 [美] 查爾斯·范多倫 著
郝明義 朱衣 譯
一部永不褪色的閱讀經典,一本指導人們如何閱讀的名作。
曾高踞全美暢銷書排行榜榜首,自問世以來,好評甚多,不斷重印。
這本書從1940年第一版問世至今,被譯成多國語言,暢銷全球,經久不衰。
蒙田說:“初學者的無知在于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于學后?!?/p>
總有一些書呆子讀得太廣,卻讀不通。
“讀得太快或太慢,都一無所獲?!?/p>
只有當我們知道如何去讀時,我們才有可能讀懂。
譯者、著名出版家郝明義先生說:
一口氣讀完,有兩種強烈的感受。
先是羞恥。
我是個做出版的人,成日與書為伍,結果到那個春節前的兩個月才知道這本書,到自己四十四歲這一年才讀完這本書,幾乎可說無地自容。之外,也不免深感懊惱:如果我在初高中青年時期,就能讀到這本有關如何讀書的書,那我會少走多少閱讀的冤枉路?
但,另一個感觸則是:何其有幸。
在出版業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才讀到這一本書,與其說是不幸,不如說是有幸。這么多年來,我在閱讀的路上,思索固然很多,困惑也多,想清楚的有一些,想得模糊的更多。就如同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所言,這本書就幫我就讀書這件事的思索和困惑,作了許多印證和總結。如果沒有這么多年的尋覓與顛簸,發現與失落,我讀這本書的感受就不會這么深刻,收獲也不會這么豐富。因此不論就讀者和出版者的身份,我相信這本書都深遠影響我的未來。
end
每日一書
《古代神話與民族》
卡通动漫无码亚洲_开心婷婷五月综合亚洲_开心五月婷婷色婷在线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獲贊:127
收藏:59
回答時間:2023-03-22 13:50:27
原文鏈接:http://www.muhammadzulkifli.com/248610/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網友投稿,編輯整理發布,如有不妥之處,請與我方聯系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