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友提問 瀏覽數:9126 關注:293人
最佳回答:
很多小伙伴留言想了解關于咸泡飯啊微博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面是小揚整理的與咸泡飯啊微博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茶水泡飯,這組合會好吃嗎?這外表和味道有反差的料理,好吃得很。
提起茶泡飯,也許我們只想到日式料理,其實茶泡飯在我國江南、四川等南方地區可是隱藏的美食。
在日本,茶泡飯是日劇動漫里的???,和拉面并稱國民夜宵。在國內卻默認成了上不了臺面的美食,即便喜歡吃也不敢明說呢。
同是茶泡飯,別人家里的看起來比較香。
茶泡飯,中日畫風太不一樣了
正如其字面意思,茶泡飯的做法離不開米飯加配料,淋上茶水。雖然公式都是一樣的,在不同地區,冷飯加茶水的畫風也可以差別很大。
單從茶泡飯的用料制作來說,中日各地的代表還是能比一比的。
日式茶泡飯制作繼承了簡單的美學,最重要的步驟是三個:選用具有香味和苦味的煎茶或抹茶,配上放涼的米飯,再點綴上其他配料。
傳統的日式茶泡飯,搭配著最不起眼的食材,如梅干、海苔、鹽、醬油等。
若是加上像咸鮭魚、鱒魚、金槍魚、蝦還有天婦羅等原本獨當一面的食物,屬于錦上添花。
日劇《昨日的美食》里,史郎幾分鐘就做好了茶泡飯:把剩飯加熱,加點剁碎的梅干、芥末醬和芝麻,倒進昆布茶,撒上手撕海苔碎,配點蘿卜干絲就完成了。
冰箱剩下的邊角料,變成了令人驚呼“看起來好好吃”的夜宵。
回頭看國內的茶泡飯也不錯。
江南一帶也有味道樸素的泡飯、茶淘飯,上海人的早餐經常是一碗熱水沖的泡飯,和著油條、醬油匆忙喝完,感覺舒坦又不油膩。
若能配上腐乳、醬瓜、榨菜、咸蛋等小菜,就算豪華早餐了。
四川地區的茶泡飯就顯得重口味一些,當地人民用粗茶泡飯吃,調味工作交給了配菜 “洗澡泡菜”。
做菜剩的蘿卜皮、青筍頭、青菜梗,丟進泡菜壇子里泡一段時間就能用來泡飯。
青綠的洗澡泡菜,加一勺火紅的辣油,泡菜的鮮嫩爽脆加上辣油茶香,一口干了感覺一下子打通任督二脈,令人上癮。
還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茶泡飯叫擂茶,分布在粵湘贛閩桂等客家、土家族文化的所在地。
擂茶通常是節日招待親朋好友才會制做,因為擂茶不只是茶泡米飯去,還需要親手研磨茶底,制作還是很花心思的。
以廣東地區為例,制作擂茶先選多種新鮮蔬菜,切碎炒熟,放進擂茶缽里加上茶葉一起慢慢碾磨,擂完之后加點開水就成了純天然的擂菜茶水。
口感爽脆的瘦肉末、蝦仁米、魷魚,腰果,炒花生等被當作“飯”,還可以加碾碎的方便面,味道是香甜苦辣于一體。
細看下來,各地的茶泡飯還真各有千秋,但是遠看成品,中日的茶泡飯畫風就不一樣了。
國內的茶泡飯們通常是泡好的,看起來和粥,湯外貌差不多,各種精心準備的食材浸沒在茶水之中。
招待客人的擂茶更像自助餐:茶水旁邊,擺滿一桌的配菜。吃過的人一看就是“家的感覺”,沒有吃過的人一看食欲未必能提上來。
雖然說對比賣相不公平,因為本來茶泡飯是家常菜,國內的餐廳也很少專門去做。賣相必然不是最講究的,味道才是重點。
可是對岸日本卻把茶泡飯的包裝,看得尤為重要。
由于分餐的原因,日式茶泡飯在食器襯托下顯得小巧玲瓏。米飯的粒粒分明,上面鰹魚屑、梅干、海苔等配料遠看色調繽紛,旁邊伴有一壺琥珀色的茶。
日本的茶泡飯 / 圖蟲創意
每個細節處,日式茶泡飯都暗藏心思,務求把吃飯變得更有儀式感。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在著作《日本味道》中,就提到倒茶也是享受茶泡飯的一環。
假設米飯表面平鋪著金槍魚生魚片,那就要從魚片的一側開始均等澆上茶水,令魚片表面變白。
待茶漫過了米飯表面時,用筷子把魚片輕按進米飯中,讓其背面變熟,油脂香味就充分混合在茶香里。
有國內美食網站創始人提到吃茶泡飯要立體式感受食物帶來的快樂。
在滋賀縣無名小店里,一碗梅干茶泡飯,配上店家自釀的酒,還有窗外恬靜宜人的鄉間風景,已經勝似大酒店的高級料理。
能把茶泡飯想得這么精細,也難怪日式茶泡飯畫風脫離了家常菜的軌道,加上了幾分專業料理的感覺。
茶泡飯究竟是來源于中國還是日本?
雖然日本人把茶泡飯捧成國民美食,但茶泡飯并不是日本發明的,我國古代一直都有吃茶泡飯的傳統。
茶泡飯的前身“水飯”一早就出現在我國古代的飲食記錄中?!抖Y記》的“君未覆手,不敢飧?!敝械摹扳浮?,指的就是“水泡飯”。
傳聞最早的茶泡飯,來源于唐代茶圣陸羽《茶經》中記載的“茶粥” 。此時人們已經會把茶葉搗碎加入到米飯中,再用水煮熟,類似的吃飯后來衍生出了擂茶。
對于古代人來說,茶泡飯只是夏季消暑解膩的點心,宋代的《東京夢華錄·州橋夜市》中,就有描述茶泡飯只是街頭小販賣的零食。
至今還有消暑的冷式茶泡飯的吃法 / 微博截圖
到了明清時期,茶泡飯才正式被民間美食家搬上飯桌。
明末秦淮八艷之一董小宛就是茶泡飯的粉絲。這位美貌才華集一身的少女廚藝高超,不僅發明虎皮肉的做法,還會做甜品桃膏瓜膏,可她最推崇的食物還是清淡的茶泡飯,而且傳說每天都要吃一頓。
《紅樓夢》里,寶玉因為和姐妹們作詩來不及吃飯,“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瓜齏忙忙的咽完了”??梢姴枧蒿堃呀浬钊氚傩占?,連賈府這樣貴族之家也偶爾吃一頓。
茶泡飯 / 圖蟲創意
既然茶泡飯能在國內大行其道,它隨著其他傳統文化傳到日本也就不足為奇了。
日本人最早吃茶泡飯可追溯到飛鳥時代至平安時代。茶泡飯作為簡單方便、養生食品,幾百年間,抓住了貴族到庶民的胃。
《源氏物語》中,源氏公子把茶泡飯當成是招待賓客的消暑食品;要干體力活的平民們則把茶泡飯當成提神醒腦的快餐,平日生病吃一碗,醒酒也吃一碗。
制作茶泡飯簡單方便 / 圖蟲創意
茶泡飯逐漸在日本歷史文化各方面落地生根,留下了幾種傳說。
一種說法把茶泡飯和古代寺院飲食聯系在一起。我國唐代流行過吃茶風氣,追求“茶禪一味”,吃泡飯也自然被日本高憎們當成禪修的一種食物。
而老藝術家個人覺得,從一個美食故事的角度看,佛門清凈之地飄出的人間美味,顯然讓這食物變得更有意境。
日本鐮倉圓覺寺 / 圖蟲創意
另外,武士們也想把茶泡飯當成自己的標志,將其改名“武士飯”。
原因是在戰國時代,武士們在行軍作戰中,只能吃即食飯,他們熱茶沖到冷飯上,果腹還能瞬間提神。當時有記載茶泡飯在冬季最受武士歡迎,連大將軍織田信長也吃過幾次。
除了憎人和武士,商家“奉公人”也是茶泡飯的推廣者。由于四周奔忙,他們吃飯時間被嚴格限制在工作與工作之間,快餐茶泡飯是標配。
江戶時代后期,專賣茶泡飯的“茶漬屋”成為普通老百姓的快餐店。
茶漬け屋是專門吃茶泡飯的地方 / TripAdvisor
二戰后,因為糧食短缺,茶泡飯變成了貧苦之味的代表。在動畫《螢火蟲之墓》里,主角一家的飯桌代表著當時普通人家的晚飯,熱苦茶汁子泡米飯,加腌菜吃。
到了現在,老一輩的日本人還記得窮困時期吃過茶泡飯的味道,也這傳統食物的古早味保留了下來。年輕一代出于好奇,也樂于嘗試茶泡飯。
同樣曾是風靡一時的食物,同樣也經歷過貴族到貧困的飯桌,對比起日式茶泡飯的深入人心,我國茶泡飯已經退出許多人的菜單,在美食圈子中日漸息微。
論情懷,我們還有太多空間了
茶泡飯曾是我國的文化輸出,如今在日本遍地開花?,F在一說茶泡飯,第一反應還是想到日式的,國內地區的茶泡飯就只有熟客知道。
這可能和國人不太待見茶泡飯有關。茶泡飯在我國飲食里地位尷尬,泡飯的賣相算不上好看,顯得寒酸小氣,愛吃泡飯的孩子會被說是小家子氣、沒有出息。
然而若是說家里做個茶泡飯,定會有長輩出來表示吃泡飯會傷胃,導致消化不良。雖說飯應該是無罪的,主要還是因為咀嚼次數不夠,但泡飯不健康這個印象已難以扭轉。
長輩們,湯泡飯可以放心吃 / 微博截圖
最重要的是,一說起茶泡飯,大部分人的回憶多和貧窮艱難的處境有關。四川俗話“好吃不過茶泡飯”,也是在貧困背景催生出來安慰自己的,不少人還記得水泡剩飯、溲飯的味道。
上一輩提起吃茶泡飯就特別來氣,會想當年靠一缸米養活一家幾口,只能把米飯、泡豇豆炒辣椒這種有味的醬菜,和大量茶水混合一起飽腹。
茶水就把肚子里的油脂都洗干凈了,根本談不上營養。這樣一道菜怎么能算美食呢?
大部分國人覺得茶泡飯寡淡沒有營養
況且茶泡飯味道過于寡淡,美食隨手可叫的今天,追求口味越來越重的現代人,提不起興趣吃茶泡飯。
反觀日本人對茶泡飯的文化包裝自有一套方法。同樣代表窮困時期的茶泡飯,被日本人視為“大人才會欣賞的味道”,將清茶淡飯的寡淡和平凡人生之味聯系起來。
在一百年前,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就把茶泡飯從速食上升為美食,因為他認為,“最高的美食其實完全無味。但是這無味中,卻含著無窮的魅力”。
《深夜食堂》中的茶泡飯飽含哲學之味 / 豆瓣
得到啟發文化人們,興奮地把茶泡飯和日本文化各種生活哲學融合,令茶泡飯無處不在。
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就在電影《茶泡飯之味》中,用茶泡飯之味直指細水長流的夫妻感情。
整套電影平鋪直敘,沒有感情沖突,和茶泡飯一樣表達簡單質樸的美學。茶泡飯在里面不僅是道具,也是電影的靈魂。
《茶泡飯之味》電影截圖 / 豆瓣
《深夜食堂》中“茶泡飯三姐妹”的故事,也把茶泡飯放進待人接物的教育里。
食堂老板勸三姐妹別吵架時,運用了茶泡飯來比喻每個人的取向和想法,“每種茶泡飯代表一個人的口味,每個都好吃,但要試試別的口味,換位思考”。
《深夜食堂》里的茶泡飯三姐妹 / 豆瓣
先別說有多少觀眾被這樣的臺詞所打動,單是從這里知道了茶泡飯的外國人也不在少數。
各種關于茶泡飯的小趣事,近年也被加入到旅游書、文化網站上,令茶泡飯從一道美食,進化成一張文化名片。
比如京都人的客氣話術里,“請客人留下吃茶泡飯”表示婉拒送客。
這個俗語的用法被落語表演“京都的茶泡飯”被當成搞笑段子傳播,現在不僅日本全國都知道這個笑話,外國人可能也在旅游書里當都市傳聞來看。
如今茶泡飯已是社畜最愛的安慰食物之一,吃茶泡飯還可以治愈人們疲勞的精神狀態。
在東京新開業的茶寮中,被紛繁復雜世界困擾的年輕人從親手泡茶,品嘗茶泡飯的過程中靜靜感受茶香,細品茶泡飯中各種食材的味道,從而找到內心的平靜。
論情懷,我們的茶泡飯還是輸給了日本的。茶泡飯在日本已經不只是美食,還自帶文化內涵。
回頭看看國內的美食,還有美食的故事,能成為都市人治愈系食品的,又何止茶泡飯一個候選人呢?
參考資料:
北大路魯山人.(2014). 《日本味道》.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亦喜. (2014). 茶泡飯之味. 食品與健康, (1), 1.
張承宇. (2006). 饕餮盛宴與茶泡飯的滋味. 讀書, (7), 45-50.
潘纖云 (2013). 黃昏茶泡飯.晚報文萃, (20), 56.
周天紅. (2016). 茶泡飯. 飲食科學, (09), 54.
楊海中. (2014). 擂茶與客家擂茶考論. 農業考古, (05), 58-67.
吳小凡. (2014). 茶泡飯. 八小時以外, (12), 120.
張承宇. (2006). 饕餮盛宴與茶泡飯的滋味. 讀書, (7), 45-50.
楊忠明. (2016). 上海泡飯憶舊. 科學生活, (05), 85.
孔明珠. (2016). 美味醬方與咸泡飯. 食品與生活, (04), 32.
你愛吃茶泡飯嗎?
黎二千
中國人鄙夷的網咖,日本人拿來當家
中國人多喝熱水的迷信,早該斷了
吃肉喝酒寫情書,誰也比不過日本尼姑我們為明天準備了更精彩的內容
不想錯過的話就趕緊把“九行”設為星標吧
第一步:點擊“九行”頂部藍字關注
第二步:點擊右上角“···”
第三步:點擊
?
編輯 | 周芷若
排版 | 薯片
封面圖來源于網絡
商務合作請添加:Tortoise_Li
請注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請勾搭老藝術家 travellerstories
獲贊:779
收藏:39
回答時間:2023-03-22 14:27:22
原文鏈接:http://www.muhammadzulkifli.com/7841/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網友投稿,編輯整理發布,如有不妥之處,請與我方聯系刪除處理。